模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905查看 | 8回复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7 1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特技飞行就是指特技表演飞机在沿着纵轴、横轴和立轴三轴空间中,在短时间内做综合旋转动作。在特技飞行中,飞行员进行绕飞机三轴的飞行,这三轴是:纵轴(滚动轴)、横轴(俯仰轴)、立轴(偏巷轴),一般规定了9组飞行动作造型:直线和转弯、滚动转弯、直线的组合、螺旋、缒头机动、尾滑机动、斤斗、S型和8字型、滚转(慢、滚中有停、正或负弹滚)、直线、斤斗和滚转的组合,在正飞和倒飞中可以实现数千种组合。

前几天刚好看到俄罗斯人绘制的一组说明图,还算直观形象,就拿来侃侃几个典型的特技飞行表演动作。

1.钟形机动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8878

飞机先是平飞,拉起向上,机头指向正上方时上升速度也减为零,随后机头逐渐转向落下,就像是一个敲钟的棒槌。敲钟机动也就是由此得名。这一动作首次出现是在1988年的范堡罗航展上,当时苏联试飞员克沃丘尔驾驶米格-29OVT首次公开展示了这一机动动作。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7363

2.桶滚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1786

这个动作其实多少有些形象色彩,就是飞机沿着自身的水平轴线作360度滚转,其时真正的桶滚是走螺旋线的。这个动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当时美国人丹尼尔·马洛尼(Daniel Maloney)首次完成了这个动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一特技动作挽救过无数飞行员的生命,因为在作桶滚时由于杆舵配合的不同,可以让飞机以螺旋线方式完成滚转,使得尾追的敌机难以预测飞行轨迹和瞄准。

其实真正的桶滚应该是就酱紫滴。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7967

3.殷麦曼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7405

  这是以一战德国王牌飞行员殷麦曼的名字命名的一个特技飞行动作,也有人把它称作战斗转弯,再形象一点,也有人称其为上升半滚倒转。1915年,德国飞行员马克斯·殷麦曼(Max Immelman)率先在福克E.III上完成了这个动作,当年殷麦曼年仅25岁。这个动作说的直白点,就是飞机起始是先按照平飞进入正筋斗来做的,不过实际上仅完成了半个筋斗,在筋斗的顶点,飞机突然做了个半滚,由倒飞姿态重新转入正飞,平飞退出。这个动作能够让殷麦曼在作战中迅速赢得高度并能成功追击高度较大的敌机,获得尾追优势。在一年时间内,殷麦曼凭借这一绝活击落了15架敌机,以至于有些英军飞行员看到殷麦曼的飞机唯恐避之不及。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5819

4.平螺旋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5405

这是个对飞机和飞行员水准要求都很高的动作。从飞行轨迹上看,飞机以很陡的轨迹呈小半径螺旋下落姿态,很像在空中旋转飘落的树叶。这个动作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初,当时螺旋是致命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那时人们认为一旦进入开瓶钻式的螺旋就不可能改出,只有等死的份儿。但在1916年9月24日,康斯坦丁·阿丘罗夫(Konstantin Artseulov)驾驶一架纽波特-21型飞机彻底打破了这一说法。他在2000米高度上有意进入螺旋然后再成功改出。此后俄罗斯军方就建议在飞行学校中加入螺旋改出训练内容。今天,螺旋改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在特技飞行竞赛中更是屡见不鲜。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6703

5.库尔比特(Kulbit)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7835

这个动作乍看上去有些像筋斗,但和筋斗存在明显区别。但这个动作实际上是飞机以很小的半径在作筋斗,看起来就像是以较低的速度绕着自己尾巴翻了筋斗,说它是个后空翻可能更形象。1995年俄罗斯特技飞行员弗罗洛夫在巴黎航展上驾驶苏-37首先完成了这一动作,当时也有不少人把它称作弗罗洛夫轮盘。为啥有人叫它库尔比特?据说库尔比特是一种古代印度兵器,这种兵器外观是一种内部带利刃的环形兵器——能让人联想起血滴子?我不知道血滴子究竟长啥样。但有一点必须声明,这一特技动作只适用于带推力矢量的喷气式飞机。

6.锤头机动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9852

这个动作中飞机先从平飞转入垂直向上,然后逐渐减速,机头缓缓向一侧摆动,从竖直向上位置渐渐进入水平进而进入垂直向下,最后俯冲退出,整个锤头机动的看点在于,飞机完成了上升、倒转和俯冲的全过程中,整个机身平面基本保持在铅锤平面内,这也是这个动作的难度所在。这个动作的创立者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飞行员杰哈德·菲茨勒(Gerhard Fieseler)。从轨迹上看,这个飞行曲线有点像铁锤的锤头,故而得名锤头机动。在二战的空中格斗中,锤头机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飞机在高点机头指向缓慢变化时候,飞机就像是挂在空中不动,那会成为敌机极好的靶子。但在特技飞行表演中,这个动作的确令人惊叹,够炫目。

7.眼镜蛇机动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6980

这个动作不用说太多,许多人干脆把它称作“普加乔夫”,就像体操里的“托马斯全旋”一样。飞机先是水平飞行,突然机头迅速拉起,仰角迅速增加,最大可达110度,形成机尾在前,机头在后的姿态,活脱脱一条仰头发威的眼镜蛇。此后机头再逐渐恢复水平位置,重新进入平飞,整个过程中飞机总体飞行轨迹大致保持水平,上下起伏不大,这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普加乔夫。这一动作最初的创立者是苏联功勋飞行员沃尔克,但在1989年普加乔夫在巴黎航展上率先公开表演了这一动作,令这一特技动作闻名天下,也因此被人称作普加乔夫。当时普加乔夫展示这个动作时并非事先通知主办方,以至于当时许多现场专业人士看到机头猛地仰起达到过失速状态,认为飞机除了致命故障,即将坠毁。但结果是飞机平安无虞,普加乔夫技惊四座。

8.莱维斯曼(Ranversman)

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洋葱头 5295

  这种动作尽管被许多媒体说的非常花哨,但它实际上就像是一个并非在铅锤平面,而是在50-60度的斜面上完成的锤头机动,当然这个动作如果直升机来做是最抢眼的,因为直升机几乎可以无半径原味转弯——如果你的尾桨效能足够好的话。这个动作的历史有点儿含糊,大多数人认为是1930年法国飞行员最先完成,当时也有人称其为绕山转弯。这个动作在近距离格斗中比较有价值,今天对于武装直升机尤其有价值,它可以让武装直升机由一次进入脱离迅速转入二次进攻,让敌方难以防范。当然,技术不够好的菜鸟是完不成漂亮的莱维斯曼的。


发表于 2017-2-27 1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很好的动作啊
发表于 2017-2-27 14: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学习了也谈特技飞行动作 特技飞行 作者:发光管 9881
发表于 2017-2-27 16: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帮顶喽
发表于 2017-2-28 06: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了历史课!
发表于 2017-2-28 06: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发表于 2017-2-28 16: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图好像排得很乱
发表于 2017-3-2 07: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嘛,这动作够难的。3D机才能飞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关于模吧|APP下载|广告报价|手机版|企业会员|商城入驻|联系我们|模吧 ( 黔ICP备2022002348号-1 )

© 2013-2020 Moz8.com 模吧,玩出精彩!